海洋石油


  • 台湾板岩带的运动学分析

    K.S.Tillman ,陶铮

    <正>1引言 在最近几年,我们对造山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在一篇里程碑文章中,Chapple(1978)把前陆褶皱和冲断带模拟为下伏有弱底层的到处处于临界破裂点边缘的完全塑性楔形体。Chapple(1978)用这个模型证明了水平挤压作为驱动力的重要性,并得出楔形体的形状和地形取决于楔形体物质和底层的相对强度。Davis等(1983)修正TChapple的模型.选定库伦破裂流变为上地壳的较现实流变。他们认为,如果有物质加到楔形体或离出楔形体,那么整个楔形体必定发生变形,以保持临界斜度。自这些早期论文以来,许多作者应用、推广并修改过这个临界楔形体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区域规模的造山过程。然而,临界楔形体型模型并不意味能详细预测造山楔形体内变形的运动情况(Chapple,1978),相反,他们推测,造山楔形体的整个形状接近于由连续模型预测的形状。因此这些模型对详细理解变形运动过程是有限的。 近来,在试图设计一般造山过程的较现实运动学模式方面,特别在台湾,Hwang等 (1993)提出一个顺序冲断模式,把造山带当作为一系列前陆倒转,前陆推进的冲断片。此模式是以前陆褶皱冲断带发展的两个基本原则为根据的:(1)主要的缩短作用由冲断作用

    1995年06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斜向板块运动和大陆构造

    C.Teyssier ,潘秋霞

    <正>1绪言 陆壳并不表现为刚性的,而是在宽阔区域变形(Molner,1988)。在斜向会聚或发散边缘,所分布的变形必然为三维的,包括同时发生的压缩、拉张和平移运动。根据扭压和扭张(图 1A)模式,可把大陆变形描述成三维发散性质。 均匀的扭压和扭张假设变形区内没有大的间断面。然而,斜向会聚板块边界通常以宽阔造山带为特征,并被与板块边界近平行的大走滑断层为界或截断(例大苏门答腊断层和圣安德烈斯断层)。本文给出了一个一般性的动力学模式,模式考虑了这些大走滑断层在斜向会聚和发散带内的存在。我们假设板块运动的运动学为板块边界处大规模变形带提供了边界条件,并把扭压和扭张选作为这些带中最简单的变形模式。为了模拟走滑分离,我们将板块运动的百分比平移分量分配到平行造山带的走滑断层上(图1B)。我们根据新西兰南岛和加利福尼亚中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观察结果试探了此模式。2 运动学模拟 我们的运动学分析依据于边界条件(相对板块运动的速率和方向及板块边缘的方向)和走滑分离。简单地说,三维运动模拟是构造过程的一级描述,是较现实动力模拟的一个必要前提。然而,运动学模拟不能直接论及料向板块边缘的力学性,它们只提供了一个预测性框

    1995年06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环太平洋中白垩世时的变形和抬升:是一次与超地幔柱有关的事件吗?

    P.M.Alan ,孙克虬

    <正>1引言 Larson(1991a)认为,白垩纪期间的一期扩张速率的增大和玄武岩浆的产生是与一次约40百万年长的地磁场异常稳定的正极性幕相一致的。白垩纪太平洋岩浆活动高峰发生在120和80Ma之间,,当时凯尔盖朗和翁通-爪哇海台发生了喷发。长期性地幔活动性的计算机模拟表明,超地幔柱事件规模的幕式的大规模玄武岩浆作用增加了扩张速率,并且地磁场倒转的停止与大规模灾难性地幔倒流有关且受其驱动。本文提出,就中白垩世事件而言,地幔过程间接产生了大陆岩石的变形作用,然后发生在太平洋边缘。2中白垩世构造事件 中白垩世(早阿普特至晚阿尔布期:124~97Ma)的短生命脉动的证据,主要是阿尔布期的变形作用、变质作用、抬升和沉积作用间断而广泛分布于形成白垩纪太平洋边缘地域的前阿尔布期岩石内。对现代太平洋边缘反时针环视(图1)表明,岩石的分布保存着这些事件的记录。图2说明了这些事件按时间的紧密空间分布,并且它们与Larson。(1991a)确定的中白垩世太平洋洋底和海台的产生高峰相关。

    1995年06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裂谷盆地和上叠滑脱盆地:陆内拉张的端员类型

    S.J.Friedmann ,艾湘

    <正>1引言 最近10年在理解拉张构造方面已发生了革命。这主要由于我们认识了高度拉张的地域和发展了解释日益丰富的观察资料的基本概念(Holm等,1994)。同时,近10年来在进行盆地分析方面已发生了革命。这是由于提出和改进了新的分析技术(如:回剥、多道地震资料、数值模拟、同位素地层学、古水深测定),大大地改进了地质年代(单晶Ar/Ar、磁极性地层学、u-Pb谐和曲线),以及关于盆地演化的新的基本概念(Wilsus等,1988; Flemings等,1989)。 尽管有这些进展,但关于拉张盆地充填史和演化的控制因素还了解很少。关于哪种过程有强力影响和处在什么环境下有争议,并对许多场合内的过程本身情况还很少了解。还缺乏关于拉张盆地内沉积作用的标定方法。一些已提出的模式(如:Leeder等,1987;Schlische,1991)用简单半地堑的一级二维地层较好地解释了陆内裂谷。然而,这些模式被普遍和有时不合适地应用于不是大范围构造和沉积样式的拉张背景。

    1995年06期 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页岩渗透性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M.E.Best ,陶钧

    <正>一系列化学的、物理的和地质的动力过程影响着沉积盆地的产生、沉积物充填和流体性质史。例如,砂、泥沉积物随着逐渐埋藏和压缩,受到了渐增的温度和压力作用。这种情况促进了一系列相关的成岩和力学作用,接着又改变了沉积物和它们的孔隙流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干酪根(有机质)产生的油气是沉积物成岩作用的重要结果。这种作用也控制着特殊沉积物搬运和储存流体的能力,在某些场合产生了含油气藏。 页岩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常广泛分布于沉积盆地内,这就使它们在盆地的流体/岩石演化中起主要的特定作用。例如,孔隙水化学性质通常受页岩矿物影响。随着来自页岩的富无机物孔隙水流过砂岩和碳酸盐沉积物,就出现了一些成岩反应,导致矿物颗粒溶解和(或)孔隙内胶结,这又改变了潜在储集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特性。类似地,页岩内所含的干酪根通过复杂化学作用转变成了烃类,而生成率反映了温度和有机物质类型。 盆地页岩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们对油气聚集起了盖层作用。它们一般比碳酸盐岩和砂岩有较低(量级)渗透率,这是由于它们的微细结构和填密的矿物颗粒之缘故。因此,它们可形成储集层盖层和盆地内非流动边界。页岩的这些孔隙度-渗透率特性导致了在石油工业中有一种认识,即页岩很少或没有直接经.济?

    1995年06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海洋水中轻烃异常的形成

    A.P.Radlinski ,张金川 ,肖国林

    <正>1前言 在进行石油勘探、人为污染调查及其它环境研究的同时,人们对海水中的轻烃踪迹进行了长期监测。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对在水体中所观察到的烃类分布和其源地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很好理解。本文我们提出了一个烃类从海底向成层水体扩散的定量混合模式,并用于解释存在的异常中层水。我们使用的数值处理方法是极一般的,易于推广用于模拟由水体中任意点源或长条源产生的烃迹混合水的动力学。这就使得它可用于模拟烃迹释放实验、生物成因的烃迹分布和其它相关的过程。 在菲律宾拉盖湾观察到的一个甲烷垂向剖面(Evans等,1992)如图1所示。热成因的饱和轻烃(甲烷、乙烷、丙烷)异常在中心为约150m深度处出现浓度极强值。巳报导的位于海底附近的几个异常的横向范围大约是3~30km。与约10ppm的背景值相比,峰值处的总烃浓度达到200PPm。考虑该区海底附近沉积岩中的断裂特征和构造活动,烃类很可能作为局部烃苗进入海水。 在稳定状态的纯混合情况(也就是缺乏流动和上浮力)下,不管混合剖面如何,起源于海底烃苗的扩散烃的深度剖面可显示出烃浓度随深度的减小而稳定地减小。这是因为由混合机制所驱使的烃迹分子总是使浓度梯度减小的缘故。因而在稳定状态和没有中层水源情况下,

    1995年06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重新探讨日本生油岩的沉积环境

    多田隆治 ,潘秋霞

    <正>1前言 海洋环境及其变动对产生石油的海洋浮游生物有机物的生长及沉积有较大的影响。可是,以前有关生油岩的研究重点放在沉积后的埋藏及成岩过程。有关沉积场所的海洋环境尚未充分研讨。然而,最近几年,由于海洋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有关海洋起源的有机物的产生、沉降、分解过程的理解有了较大的提高,其结果对目前海洋中富集有机物的沉积物的形成和适应堆积的海洋环境是什么可作具体的探讨(Samthein等,1992)。另外,根据稳定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成分,利用生物标志和古海洋学的发展,可根据全球规模的古海洋环境和古海洋循环的定量复原的结果,在全球古海洋环境变动框架中推定生油岩沉积时的古海洋环境 (多田等,1994)。 而且,由于有机、无机地球化学方法的提高,可详细推断生油岩中有机物的起源及沉积早期成岩环境。另外,由于层序学精度的提高及古生物学资料的积累,能推断出比以前更正确的沉积速度及沉积水深。 根据新的海洋学、有机地球化学的观点,可对有机物生成、沉积,早期成岩进行模拟。根据地质学的特征,可定量推断表示生油岩沉积时的沉积海洋环境的参数(生物生产性、水

    1995年06期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大陆岩石圈的构造规律和板块构造

    N.I.Pavlenkova ,真君

    <正>1引言 1990年12月,前苏联地球科学团体的著名科学家和卓越领导,Vladimir Beloussov寿终于84岁。他是一个杰出学者,并在许多方面具独特个性。在困难的“冷战”年代,他还开创和维护了前苏联地球科学家和其它国家地球科学团体间的合作。他是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主席,是第一次国际上地幔计划的主席和许多世界性学会的成员,他作为一个全球板块构造最早反对者,很了解许多西方地球物理学家(Beloussov,1979,1980a)。遗憾的是,他的关于地壳和上地幔演化的概念,包括他的关于地球内生活动思想在西方很少知道。关于这些概念的英文文章不多,他的书的译本也很少,不过这些文章为前苏联地质学者继续被广泛阅读和参考,不管他们是否赞同板块构造概念。本文通过介绍他的遗下概念和指出这些概念如何不同于全球板块构造来纪念他。本文作者并不追求对这两种研究途径的优缺点作综合研究,而仅希望指出Beloussov的基本观点以及来自构造地震学的实例。当然,此问题包含的范围是很广的,需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提供其它主要信息。此两种探讨方法间的有

    1995年06期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关于北海道断裂的产生(太平洋西北海盆)

    Α.Α.Αндреев ,朱佛宏

    <正>太平洋中主要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量是在东太平洋海隆和特殊的海洋内部构造范围内完成的。对初看起来似乎是平坦堆积平原的辽阔海洋空间的地壳主要只进行了附带的地球物理观察。但是即使在广阔的深海平原的组分中也有其自己的地貌构造,对其进行研究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以下问题,即这些深海盆地是否像传统上认为的那样,在构造上真的是稳定的。 对测深剖面和图件的分析表明,在太平洋西北海盆底的非常平坦的堆积平原范围内,存在着被认为是与过去按水磁法资料定为北西走向转换断层的被动部分相对应的解释为断裂带的线性地形单元(台阶、断沟,破碎带)。在这个系列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北海道断裂。 北海道断裂是在25年前的路线测量工作中发现的。它是一系列深度超过6200m的具平坦底面的断沟(谷地)。北海道断裂个别谷地的走向通常为北东并平行(或近似)于所谓日本中生代线性磁异常系列的走向。沿着马托阿转换断层观察到了这些谷地的最大位移。在Main-merickx和Sharman(1988)之后, 开始将北海道断裂看成是晚白垩世所谓正极性磁场平静期末期短时间活动过的(3Ma)扩张中心(离散板块边界)。 以下提供的材料证实,北海道断裂的谷地系统应该是在地壳向千岛-勘察加海沟作不均衡运动过程中,在地壳中形成的。本文分?

    1995年06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四万十超群中碎屑钾长石及白云母的K-Ar年代

    寺罔易司 ,沈耀龙

    <正>1前言在西南日本,晚古生代以来的增生体呈带状分布,虽其分布形状有差异,但大部分受到了俯冲带变质作用。最近,对非变质一弱变质相的中、古生界中微细的再结晶白云母进行了分离和年代测定,与微化石层序学的进展相结合,查明了各地地层的沉积年代与变质年代的关系(高见等,1993)。由于该研究主要以分布于西南日本内带及黑濑川带以北的外带的前白垩系为对象,故从秩父带南带至四万十带的地层群几乎没有进行研究。 迄今为止,笔者等以九州及四国西部为重点,对有关四万十超群(白垩系一下中新统)的层序、构造、砂岩成分和沉积物的来源,变质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图1)。在该超群的砂岩中,在很多场合钾长石为主要构成矿物,在部分第三系(上部四万十群)的砂岩和泥岩中普遍含有少量碎屑白云母。这些碎屑矿物按K-Ar封闭温度和变质温度的关系还保持着原来的年代,还有,由于变质作用而部分被再调定。由于砂岩中碎屑性矿物的粒径比弱变质岩中再结晶白云母要大,所以分离简单,为测定年代确保了必要的量。

    1995年06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美国新墨西哥州南里奥格兰得裂谷晚渐新世和中新世断层作用和沉积作用

    G.H.Mack ,李红

    <正>1引 言 近年来,为理解拉张盆地的沉积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盆地对称性对岩相分布的作用以及沉积盆地如何受沿走向的应变变化的影响,如转换带或调节带(Lecder,1993; Lecder等,1993)。关于应变分布的时间变化对裂谷盆地演化的影响则注意较少(Leeder等,1991)。在大陆裂谷的演变史中,一些断层变稳定,在另处又形成新的断层,此过程就影响着补偿盆地的演化史。因此,为了充分了解裂谷的沉积作用,就需有一个详细的断层活动年代表并确定断层活动在盆地演化中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制定了一项计划,以更清楚地确定南里奥格兰得裂谷的地质构造演化,该计划是以地质制图和地层分析的综合为基础的(图1)。地层研究的目的是:(1)利用沉积和蚀源区资料重建裂谷盆地的位置、规模和对称性;(2)确定盆地边缘隆起及与其相关的边界断层;(3)估算跨主边界断层两侧的地层断距;(4)搞清变形的时间变化对裂谷盆地演化的影响。以前我们报道过最新(上新统一更新统)和最老(下渐新统)的同裂谷期的沉积层序。在本文中,我们解释了余下的沉积层序(上渐新统一中新统),并把研究区内所有资料综含成一个关于隆起和盆地的演化模式。本研究结果表明里奥格兰得裂谷这

    1995年06期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俯冲带中的鳞剥洋壳

    Gaku Kimura ,方孝悌

    <正>长久以来认为:地壳的形成和地幔的地球化学演变大部分取决于俯冲带中洋壳的结局。最近的地球化学研究则致力于定量俯冲带中的地球化学通量(Plank等,1993;等)和致力于涉及Be的作为俯冲过程中,天然同位素示踪物的模式基础(Tera等,1986),很显然,在不同弧环境中,源自俯冲岩板的地球化学成分的影响是变化的。这里,我们得出一种在古增生杂岩体中的测量方法,目的在于判断在增生过程中俯冲岩板的作用,和确定在俯冲带中,进入地幔的地球化学通量。研究结果表明,从大洋板块鳞剥出玄武岩质洋壳最上部分,且其增生于增生杂岩的底部是俯冲带中一种普遍过程。1 增生杂岩 对确认古增生杂岩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大洋物质(例如枕状玄武岩和深海沉积岩)与陆源沉积物共生。早期板块构造学说要求,在俯冲带,于上驮板块的前缘具有刮落作用过程和洋壳的增生;在现代或古代增生杂岩中,通常不能观察到这种过程的实例;相反,所有增生杂岩的共同特征是混杂岩内具大洋物质的块体,并在定义增生杂岩体时必需有的岩性组分部分。

    1995年06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一九九五年总目录

    1995年06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