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


  • 菲律宾群岛的地震活动与大地构造

    H.K.Acharya;Y.P.Aggarwal;晨曦红;芮荷凤;

    为试图解释菲律宾群岛的大地构造,作者考查了该地区的地震和火山活动资料,确定了浅、中及深源地震的一些新断层面解。本文揭示出,在西菲律宾存在着一条向东下冲的带,它在内格罗斯岛附近发育颇佳。西菲律宾的几个浅源地震的断层面解,显示了具有向东或向北东滑动矢量的冲断作用。由于沿中吕宋西部附近的马尼拉海沟也发生着欧亚板块向东的剧烈俯冲,这表明从台湾到马鲁古海的苏扭威西岛,沿西菲律宾可能曾发生过欧亚板块的下冲作用。沿存在陆壳的一些地段,下冲则已停止。这一解释与本区地质和重力异常相符。在东菲律宾附近,菲律宾海板块向西的俯冲发生在:1)沿菲律宾海沟,2)沿靠近本哈姆隆起西缘的局部地带。因此菲律宾群岛东西两侧以活动而不连贯的俯冲体系为界。据推断,这些活动海沟系的某些段的一端附近有左旋走向滑动断层作用,表明运动属横移性质。菲律宾断层的地震活动集中在10°N和15°N之间的地带,看来是由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相向运动而产生的应力在下冲过程中未释放所致。与菲律宾断层有关的浅源地震断层面解表明,左旋走向滑动与野外观测是一致的。本文研究表明,菲律宾断层地震活动的程度和震级组成了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之间运动的一个分量。

    1982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海洋地质译丛》1982年总目录

    1982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对马海峡及周缘白垩系—第三系的地质学问题 第一部分:与陆地地质的对比

    井上英二;新星;

    <正> 一、引言朝鲜半岛是欧亚大陆板块中稳定地块的一部份,半岛上呈带状的地质分区与中国大陆的地质分区相对应(图1)。而日本列岛则是位于大陆板块东南边缘上的一大岛弧。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在日本海形成之前,日本列岛与大陆相连,就其位置和移动路线来说,有图

    1982年06期 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古海相沉积物中沉积速率与总有机碳含量间的关系

    Lynne E.Johnson Ibach;德新;

    对深海钻探计划(DSDP)岩心的分析揭示了侏罗纪、白垩纪和新生代古海相细粒沉积物沉积速率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大多与沉积背景、地质年代和差异压实作用无关,但却受到岩性的强烈影响。对于任何给定的沉积速率,以重量百分此计的总有机碳含量(TOC)从钙质沉积向着钙—硅质沉积、硅质沉积,进而向着黑色页岩而增大。总有机碳含量还随各种岩性的沉积速率而变化。在低沉积速率时,由于沉积物通过有机质分解作用强烈的近表地带时速度较快,总有机碳含量先随沉积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沉积速率高于某些临界值时,由于碎屑稀释了输入的有机质,总有机碳含量又随沉积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然而,因近表有机质分解作用随受埋速率的增高而减弱,故利于生油的有机组分的生油潜势应继续随沉积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总有机碳堆积速率与颗粒堆积速率之间也确立了同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既证明了近表有机分解作用的减弱,也证明了碎屑的稀释效应。采用生油岩总有机碳含量的截止值,便可利用这些关系确定海相沉积盆地中生油岩建造的赋存状况。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前缘地区的石油勘探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只能获得有限钻井资料的盆地内,可利用它们的地震反射记录或地震等厚线来确定它们的沉积速率。地震记录因此而可用来在钻探之前或钻探初期确定各种前缘沉积盆地的潜在生油岩,以及估算这些生油岩的相对生油潜势。

    1982年06期 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1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黄海东南部细粒沉积物的散布:一种稳态模式

    S.K.Chough;D.C.Kim;李大孚;

    黄海海底的大部分地区分布着主要来自黄河和长江的细粒碎屑沉积。但在黄海的东南部,则以粗粒沉积物为主,它们可能来自胡鲜的一些短而陡的河流,再向东,粗柱沉积中则含有大量的细粒组分。在锦江湾附近的细粒组分中,以高岭石和绿泥石之类的碎屑粘土为主,这一趋势向北西和南西方向都延伸约120公里。在黄海的其他部分,似以伊利石为主。这些事实表明,黄海东南部的细粒沉积大多数来源于锦江。随后,强大的近岸流在夏季把这些沉积物向北西方向搬运,在冬季向南西方向搬运。潮流在这种搬运中可能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海洋学资料和矿物学证据之间的密切一致,表明黄海东南部细粒沉积物的散布大都是在稳态条件下进行的。

    1982年06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近代洋底沉积中海绿石的成因

    N.V.Logvinenko;李佳;

    近代大洋沉积中有两种一般类型的沉积海绿石:陆源他生海绿石和白生海绿石。大洋近代沉积主要含陆源他生海绿石(陆架和陆坡),这种海绿石是从海岸、岛屿和洋底的含海绿石的古代岩石来的。陆源他生海绿石的年龄为2到70百万年(根据取自大西洋的8个样品、太平洋的13个样品和印度洋的1个样品)。陆源他生海绿石的分布区与陆上含海绿石岩石的分布区恰好对应,但与气候和水深无关。近代大洋沉积中很少发现自生海绿石。含自生海绿石的沉积物构成了含有机碳、硫化氢和硫化物的近岸沉积物与洋底氧化沉积物(红粘土和其它沉积物)之间的过渡带。自生海绿石的分布区还不十分清楚。自生海绿石主要是在沉积物的成岩变化过程中由粘土矿物的蚀变作用和(或)间隙溶液的合成作用形成的。

    1982年06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日本海海底泥质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木下贵;张维德;

    <正> 前言目前,关于沉积岩,特别是关于泥质岩形成环境与其化学成分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尚不多。由于一般认为广泛分布于陆上的泥质岩多数是海相的,故要探讨上述关系,首要的有效手段是调查现代海洋沉积物的化学成分。本研究

    1982年06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 ]
  • 泰国湾的底质和悬浮物质

    山本聪·矢田殖朗;沈耀龙;

    1980年5月15日—5月28日“长崎号”调查船在泰国湾除进行渔业调查外,还进行了海洋学调查。在18个均匀分布的测站上用斯密斯一麦克因泰海洋取样器和重力取样器采集了海底沉积样品,同时,观测了上复水体的盐度、水温、深度。並采集了悬浮物质样品。绝大部分测站的海底分布着浅灰色钙质沙质泥或泥质沙。沿马来半岛海岸一侧的测站海底具有红土化(浅红色)砂岩质中砾,沉积物中亦含有中砾产生的风化物。在海湾中央部分测站的海底覆盖着1—2厘米厚的褐色泥,这些泥可能是由马来半岛海岸区和周围斜坡供给的红土化砂岩质砾石的风化产物。有三个测站的海底沉积物看来像“软泥”,其他测站的泥质沉积物是含丰富超微化石和有孔虫残骸的浅灰色钙质粉砂质粘土。在海底沉积物表面以下厚约0.5米范围内可能为浅色钙质沙质泥,泥质沙和泥,有某些测站的浅灰色钙质沙质泥或泥质沙之下是暗色的半固结粘土。根据海底沉积物的岩性判断,由湄南河及其相伴河流携带来的悬浮的浅棕色粉砂质粘土,大量沉积在河口湾内,而没有沉积在近海海底。上复水中温度和盐度的分布揭示了底层水中存在着温跃层。温跃层最上界的平均深度约为30米左右,但其深度依测站在海湾中位置而变化是十分显著的。上复水中底层水悬浮物质的浓度比表面水的高2—3倍的事实表明海底存在着雾状层。底流有可能使海底沉积物再次悬浮从而在陆架区产生雾状层。

    1982年06期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早第三纪的古海洋:早新生代海洋的回顾

    B.U.Haq;郑水吉;

    本文根据各学科的证据,对正在出现的有关早第三纪(65—24百万年前)大洋环流史和气候变化史的观点进行了评论。评论的重点放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界限(65百万年前),古新世末一早始新世(53—49百万年前)及接近始新世与渐新世界限(38百万年前)的深刻影响过世界大洋的海洋史和气候史的重大事件上。在重建早古新世、中始新世和晚渐新世期间古地理的基础上推断和绘制了全球海面环流图。早第三纪的特征是高纬度温度发生下降监形成较大纬向热差异,它们最终导致了晚第三纪以冰川为主的状态。根据一种模式,在早第三纪期间,深层水形成的方式从晚白垩世所特有的以低、中纬度区边缘海中生成温暖的、成的底层水为主变为现代所特有的以高纬度区产生冷的、高密度的底层水为主。早第三纪浮游生物的生物地理资料(生物组合越过纬度的迁移)及氧同位素资料证明变冷事件发生在中古新世、中始新世及接近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限,而主要的变暖事件则在早始新世达到高峰。生物地理资料还表明在古新世初和渐新世中期发生过一些次一级的变冷事件,在中始新世晚期则发生过一次次一级的变暖事件。浮游生物的迁移资料表明渐新世中期的变冷事件可能与接近始新世与渐新世界限的那次事件一样强烈。

    1982年06期 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第四纪地质年代、古气候、沉积层系和海平面升降旋迥

    J.H.Beard;张尤宇;

    更新世大洋体积的交替变化(即表现为海平面相对变化)表现在大陆冰盖的积厚和融化,造成了冰期的低位海平面和间冰期的高位海平面。低位和高位交替一次就构成了一个海平面升降旋回。在美国的墨西哥湾沿岸区域,可辨识出在最近的2.5—3百万年时期出现过八个旋回。这些旋回是根据多重判据签别的,其中包括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地震学方面的证据。海平面升降旋回的概念在地震地层学上可用来识别地震(沉积)层系。这种地震层的分析是利用地震记录上的反射类型来鉴别相对整合的地层段中的各地层单元为根据的。例如,在地震记录上,冰期可表现为紊乱的层面、而间冰期则显示为平行的层面。就改进地层和构造解释来说,地震层分析为全球地质年代体系应用到地震资料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新勘探区进行地震层分析可在钻探前对地质年代作出可靠的预测并有助于构造地层的初步复原。

    1982年06期 66-7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日本岛弧无震前沿的地热流

    中村;沈政威;

    日本岛孤无震前沿区现有的地热流数据极少。为弥补这种情况,在日本本州东北部福岛府东部三个地点进行了地热流测量。在索马、鹿岛和酋叶观测到的热流值分别为0.88微卡/平方厘米·秒,1.25微卡/平方厘米·秒和0.46微卡/平方厘米·秒。这些数据部分填补了日本本州东北部地热流数据的空白。它们与世界范围的平均热流值相比是相当低的,但与先前对这一地区的估计却是相符的。

    1982年06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用于洋壳勘探的多道拖曳阵

    M.Talwani;辛文锋;■永刚;

    多道地震拖曳阵过去常被用来调查沉积层,本文则描述用它来勘探火成岩地壳的实验情况。在太平洋板块两个相隔很远的地区——日本海沟东面和太平洋东隆顶部——用多道拖曳阵进行了地震勘探实验。结果是两个地区均揭示有来自莫霍面的强反射。其他实验也表明,火成岩地壳内存在反射层。如太平洋东隆、弗林海台外部、挪威海和加勒比海。本文还讨论适用于深地壳研究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包括扩展排列、恒定偏移距剖面和“阵放大”技术,它们均需使用两条工作船,並需把地震数据转换至τ—P域进行分析。

    1982年06期 80-8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大洋与岛弧玄武岩浆的产生条件

    Т.И.Фролова;А.В.Гущин;朱佛宏;

    <正> 岛弧和大洋的玄武岩成分和成因的研究和对比,与这两个极其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的有关构造、形成动力学、物质成分和矿产等一系列现代假说有着紧密的联系。玄武岩是大洋及岛弧中广泛分布的几种岩浆岩之一。本文目的在于弄清岛弧和大洋火山岩的产

    1982年06期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挑战者号在哥斯达黎加裂谷深深钻入基底

    韩乃明;

    <正> 格洛玛挑战者号由于取得了深达大洋基底的岩心而完成了大洋钻探国际协作阶段洋壳小组提出的一个长远目标。深海钻探计划第83航次在位于东太平洋的一个重返井—504B孔中钻到了海底以下1350米处,深入基底达1075.5米(1979年第69与70

    1982年06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